2020-11-25 08:44:02 |
分类:默认分类 |
标签:
××省出台的消防设计研讨会议,纪要内容明确指出了 不符合要 求的 5类户型在消防设计上的具体问题。会议内容如下:

近期,部分支队在图纸审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典型住宅户型消防设计,需进一步明确是否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。6月12日,总队防火监督部与部分支队业务骨干 就5类典型住宅户型消防设计 分别进行了讨论,听取了部分建设、设计单位代表的建议,形成了以下纪要:要求 : 1.前室(含合用前室)内禁止设置裸露电表间2.D1为住宅外墙到连廊的距离,D2为设备平台到连廊的距离,D1、D2取最不利,且不应不于2.2m。3.A1、A2为敞开区域的长度,B2取内天井最大尺寸长度A1=A2且不应少于B2长度的50%建筑解读:
1、没有疑义,禁止裸露电表间没有问题。并没有说不允许设电表井。很多地方,前室与合用前室不允许设电表井,从规范表述上并没有道理。
2、第2、第3条没有找到规范依据。
户型二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 : A、B、C、D四户均开向同一前室,不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5.5.27条第3款规定。A户型前面增加一个门,不能作为解决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中“确有难时,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”的要求。1、从规范上看,条文更关注的是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不超过3樘,并没有限定每层的户数。所以这条规定严格上来说依据性不是很足!2、A前方加一个门相对来说更安全,其存在的问题是疏散方向只有一个安全出口。而不是前室开3樘户门的问题。5.5.27 -3 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,确有困难时,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 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。楼梯间是火灾时人员在建筑内竖向疏散的唯一通道,不具备 防火的户门 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,特别是高层住宅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的前室。户型三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 : 图中标注的门,同时为前室和合用前室的门。不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5.5.2条“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小于5m”的要求。建筑解读:毫无疑义是正确的。
规范依据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2.1.14 安全出口
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 楼梯间 和 室外楼梯的出入口 或 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。
对于普通楼梯间的安全出口是楼梯间的门。
对于防烟楼梯间的安全出口是楼梯间前室的门。
5.5.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,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、每个住宅 单元每层 相邻两个安全出口 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5m 。
户型四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: 进入楼梯间的疏散过程中,不能满足每层两个安全出口的需要。
建筑解读: 是正确的。
常规的认为:每户有两个安全出口即可。
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限制:在进入公共区域后,也需要满足两个安全出口的要求。
所以上述图示不能满足要求!
规范依据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
5.5.25 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:
3 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建筑,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。
户型五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 : 图中标注的门,分别为前室和合用前室的门。不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5.5.2条“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小于5m”的要求。建筑解读: 毫无疑义是正确的。
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
规范依据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
5.5.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,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、每个住宅 单元每层 相邻两个安全出口 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5m 。
××省出台的消防设计研讨会议,纪要内容明确指出了 不符合要 求的 5类户型在消防设计上的具体问题。会议内容如下:

近期,部分支队在图纸审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典型住宅户型消防设计,需进一步明确是否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。6月12日,总队防火监督部与部分支队业务骨干 就5类典型住宅户型消防设计 分别进行了讨论,听取了部分建设、设计单位代表的建议,形成了以下纪要:要求 : 1.前室(含合用前室)内禁止设置裸露电表间2.D1为住宅外墙到连廊的距离,D2为设备平台到连廊的距离,D1、D2取最不利,且不应不于2.2m。3.A1、A2为敞开区域的长度,B2取内天井最大尺寸长度A1=A2且不应少于B2长度的50%建筑解读:
1、没有疑义,禁止裸露电表间没有问题。并没有说不允许设电表井。很多地方,前室与合用前室不允许设电表井,从规范表述上并没有道理。
2、第2、第3条没有找到规范依据。
户型二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 : A、B、C、D四户均开向同一前室,不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5.5.27条第3款规定。A户型前面增加一个门,不能作为解决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中“确有难时,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”的要求。1、从规范上看,条文更关注的是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不超过3樘,并没有限定每层的户数。所以这条规定严格上来说依据性不是很足!2、A前方加一个门相对来说更安全,其存在的问题是疏散方向只有一个安全出口。而不是前室开3樘户门的问题。5.5.27 -3 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,确有困难时,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3 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。楼梯间是火灾时人员在建筑内竖向疏散的唯一通道,不具备 防火的户门 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,特别是高层住宅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的前室。户型三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 : 图中标注的门,同时为前室和合用前室的门。不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)5.5.2条“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小于5m”的要求。建筑解读:毫无疑义是正确的。
规范依据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2.1.14 安全出口
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 楼梯间 和 室外楼梯的出入口 或 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。
对于普通楼梯间的安全出口是楼梯间的门。
对于防烟楼梯间的安全出口是楼梯间前室的门。
5.5.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,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、每个住宅 单元每层 相邻两个安全出口 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5m 。
户型四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: 进入楼梯间的疏散过程中,不能满足每层两个安全出口的需要。
建筑解读: 是正确的。
常规的认为:每户有两个安全出口即可。
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限制:在进入公共区域后,也需要满足两个安全出口的要求。
所以上述图示不能满足要求!
规范依据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
5.5.25 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:
3 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建筑,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。
户型五:(不符合规范要求)

原因 : 图中标注的门,分别为前室和合用前室的门。不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5.5.2条“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小于5m”的要求。建筑解读: 毫无疑义是正确的。
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。
规范依据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
5.5.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,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、每个住宅 单元每层 相邻两个安全出口 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5m 。
(一) 此次讨论的5类住宅户型消防设计均未考虑外围、消防设施、管道井、防排烟等设计,以上内容均应按照现行消防规范执行。(二) 会议纪要为消防设计执行的最低参照标准,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低于本纪要要求。(三) 本会议纪要仅用于会议讨论的5类住宅户型消防设计。(四) 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,加强与建设、设计单位沟通,稳妥推进执行。(一) 此次讨论的5类住宅户型消防设计均未考虑外围、消防设施、管道井、防排烟等设计,以上内容均应按照现行消防规范执行。(二) 会议纪要为消防设计执行的最低参照标准,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低于本纪要要求。(三) 本会议纪要仅用于会议讨论的5类住宅户型消防设计。(四) 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,加强与建设、设计单位沟通,稳妥推进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