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--地下水、地应力及第4节地质对建设的影响
1、最好选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干燥岩体内,或地下水量不大、无高压含水层的岩体内。
2、初始应力状态是决定围岩应力重分布的主要因素。
3、岩体变形与破坏形式有5种--脆破、块滑、弯折、碎裂、强风破坏新堆土体。
脆破:整体岩石中高应力弹性应变,与岩性、地应力积聚、地下工程断面形状有关
块滑:块状、常见;
弯曲折断:顺倾向一侧边侧或顶拱易滑落,逆顺向拱脚以上部分岩层易弯曲折断。
陡直岩层中易凸绑弯曲。
碎裂:顶崩、边墙滑塌;夹泥时会大规模塌方冒顶。
强风破:冒落、塑性变形;边墙挤入、底鼓、洞泾收缩。
4、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---支撑(临时)衬砌(永久)、喷锚支护(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)
5、喷混凝土的作用:填补裂缝、阻止脱落、改善应力状态;加固岩体、提高整体性;承载拱作用。
6、坚硬整体围岩--锦上添花(喷+锚-拉应力)
7、块围岩---危石、喷+锚(边墙部分滑动)
8、层围岩--锚杆支护
9、软围岩--立即喷射、有时加筋、打锚杆固定;优先喷锚支护。
10、工程地质(缺陷)对工程建设的影响---选址、结构、造价,主要是安全和技经。
11、对选址--中小型建设工程:一定范围内地质和岩性、大型考虑区域地质和岩性;特殊重要工程考虑烈度,避免高烈度区域建设;地下工程避免工程走向与岩层走向交角太小或平行;道路选线避开断裂边坡、顺向破、坡面倾角大的、路线与裂隙发育平行的。
12、裂缝对选址:裂缝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岩体的整体性、降低强度和稳定性。
裂隙断层走向与路线垂直、逆倾向的好;应避开大断层破碎带;隧道轴线与断层走向平行时应尽量避开与断层破碎带接触。
13、对结构影响:主要是地质缺陷和地下水造成,影响:结构选型、材料选择、基础选型、结构尺寸、钢筋配置。
14、对造价影响:地质资料准确性风险属于发包人的风险,导致造价增加,则承包人可追索。选择有利路线起决定作用、勘察资料准确性直接影响、对特殊不良认识不足。